80年代我国纪实摄影风格特征




有谁了解Thomas Birke的摄影风格?

Thomas

Birke,来自德国的摄影师。

他的摄影作品以冷僻的蓝灰色调为主。他镜头下的城市,时而凝结着了寂静,仿佛一根针掉地上也听得见;时而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消逝在充满速度感像流星般飞速的橘红车灯,他的摄影皆选自热闹充满故事的城市,暖色的流线荧燎车灯光,没有人出现的画面,却显城市的热闹。

资料来源:

80年代我国纪实摄影风格特征

摄影艺术是从九十年代开始在学校逐渐成为一种专业学科

摄影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以照相机和感光材料为工具,运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或色调)等造型手段来表现主题并求得其艺术形象。拍摄者使用照相机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表达思想感情。根据艺术创作构思,运用摄影造型技巧,经过暗房制作的工艺程序,制成有艺术感染力的照片。就概念而言,根据中文中心词后缀的惯例,“摄影艺术”可通俗理解为:摄影的艺术,广义上包括一切与摄影有关的艺术活动;狭义上特指可以作为一个艺术品种存在的那一部分摄影,是《辞海》所说的“造型艺术的一种”。

摄影艺术是一门较为年轻的艺术门类,它是紧紧伴随着每个时代高新科技发展而发展着。摄影艺术是一种对现实高度概括;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影像工作方式;是一种高贵的雅文化。摄影艺术就是作者的一种表达,正如说话是一种表达、写作是一种表达一样。摄影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风光”、“静物”、“人像”,也可以“纪实”、“民俗”、“观念”,表达方式没有高下之分。

摄影技术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光圈、焦距、曝光、色温、反差、感光度、白平衡之类的技术性知识,也不仅仅是学习构图、造型、色彩、光影等等美学知识,还有学习中外优秀摄影师的作品,看摄影师的画册和论著啦,等等。此外,还要学习一些诸如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艺术史之类似乎与摄影无甚直接关系的学问。

摄影艺术从九十年代开始在学校逐渐成为一种专业学科。关于摄影与艺术的话题,最初可追溯至1826年法国人尼瑟夫·尼埃普斯拍摄的《窗外景色》,他将摄影视作一种复制艺术的绝佳手段。1839年8月19日,摄影术正式诞生,法国社会科学院在介绍达盖尔的这项发明时说道:“我们可以想象到这项发明将会给科学研究带来多大的资源和便利,而对于辅助艺术创作而言,它的作用将超乎我们的预计。”可见摄影在当时并不是艺术,在当时的国际博览会中,摄影通常是被作为科学或工业艺术展出的。摄影的这种尴尬身份在1860年奥林普·阿瓜杜伯爵的摄影作品《赞赏》中被表现出来,照片中的人们正在欣赏真正的艺术——油画。

1862年在法国产生了第一起由于翻拍而导致的照片版权诉讼,在一审中,法庭以照片不是艺术品为由驳回了原告的起诉。此案原告又进行了上诉,这一次法庭承认了原告对照片的版权。自此,摄影便在法律意义上拥有了艺术的身份。

当时的摄影家自称为艺术家并不断为这一身份正名。英国的摄影家雷兰德认为:如果摄影可以达到绘画的效果,那么摄影当然就是艺术。他在1857年的作品《人生的两种选择》中作出了这一尝试。19世纪80年代,英国威尔士的摄影家艾默生创作了一系列以沼泽地为主题的作品,他认为这种再现人类视角的作品当然是艺术品。但艾默生在其后1891年的一篇文章中又改变了想法,认为“尽管有些摄影作品的确能产生一定的美感,但由于摄影是通过机器而不是用手直接表达,所以摄影当然不能称为艺术”。在19世纪90年代的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出现了画意摄影,摄影家们通过污损底片等方法,使照片看起来像画作从而证明摄影是一种艺术。比如法国摄影家雷·勒·贝格1902年的作品 《裸体画》以及美国摄影家弗兰克·尤金1899年的作品《学习》。

有趣的是,当摄影家们极力使照片看起来像画而不像照片时,艺术家们也在极力地使画看起来不像照片。毕加索1905—1910年间的一系列渐趋抽象的女性绘画作品,便可以清晰地看出他的创作趋势与意图。同时,20世纪早期的一些画家也关注到了摄影。法国摄影家马雷曾在19世纪80年代时做过人体运动学的连续摄影实验,这一实验启发了意大利未来主义画家贾科莫·巴拉,他在1912年时创作了一幅与此照片类似的作品——《阳台上奔跑的女孩》,这幅画带有明显的摄影风格。巧的是,杜尚在1912年也创作了一幅类似的作品《下楼梯的裸女》。可见摄影在向艺术靠拢的长期斗争中,已经影响到了艺术的创作与发展。

然而,摄影作品仍然不为博物馆所承认。1902年,大都会博物馆馆长切斯诺拉的朋友希望他寄一组照片去参加都林艺术展,切斯诺拉便请画意摄影的领袖斯蒂格利茨为他准备一组照片。斯蒂格利茨提出了一个条件:这些照片在参展归还后必须挂在大都会博物馆中。切斯诺拉听到这个条件直斥斯蒂格利茨是“狂热分子”并以“摄影不可算作一门艺术”予以拒绝。直至20世纪20年代末,画意摄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斯蒂格利茨准备把他的摄影作品都扔掉时,大都会博物馆终于向斯蒂格利茨索要到了他的第一批摄影作品。

画意摄影逐渐过时后,直接摄影成为主要思潮,它也是现代摄影的雏形。

这种摄影的理念是对对象进行直接拍摄,而不采取特殊的技法。这一流派的著名摄影家是美国的斯特兰德。到了20世纪20年代,产生了一系列现代艺术风格的摄影作品,诸如布鲁吉耶尔于20年代末拍摄的一系列“热抽象”照片,德国摄影家汉娜·霍荷于1919年的达达主义摄影作品《用菜刀切割》,德国摄影家哈特菲尔德的《格林刽子手》等。同时,一些画家、建筑家诸如曼雷、莫和利等人也开始利用照片进行试验,创作现代主义作品。1929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成立并对摄影作品产生了兴趣。1937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馆员纽荷尔,同时也是一名摄影家,策划了一个摄影历史展,800多幅作品囊括艺术照片、天文影像、X光片、商业照片等。这个展览在全美10个主要博物馆展出,可以说这个展览的目录就是美国的第一本摄影史。1940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了摄影部。这是摄影向艺术靠拢的又一阶段性胜利,摄影的艺术身份终于为博物馆所承认。

20世纪50—60年代期间,艺术家们开始使用各种非艺术的物品创作艺术作品。例如劳申伯格1954年的作品《无题》,他认为艺术应该贴近生活,所以他将火鸡、生活杂物及他的个人肖像作为素材。显然,非艺术品的照片成为了绝佳的创作题材,在这个平面媒体大量充斥人们生活的时代里,照片随处可见,如果艺术家想要表现生活,随手取用照片就可以了。而20世纪60年代中期,还有许多艺术家利用照片进行创作,诸如沃霍尔、罗伯特·斯密森、鲁西、布鲁斯·诺曼、巴尔代萨里等。但照片在他们看来根本不是艺术,只是随处可取的东西,鲁西甚至说:“谁拍了照片不重要,我甚至不把它看成是摄影,它们只不过是充实书本的图片而已。”而巴尔代萨里在1967—1968年还拍摄了一组名为《错误》的照片,用一个人头顶着树的视觉错位来嘲讽摄影术。由此可见摄影的地位十分低下。但同时,尽管还不是作为独立的艺术品,而是作为这些著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中的一部分,照片却第一次在画廊中展出了。

20世纪70年代早期,艺术批评家们开始注意到了美术馆中的大量照片,批评家说道:“一些照片不是摄影作品,它们是艺术。”“图片不应被看作是照片,而是思想的图像化表达或是概念艺术。”1969年在纽约举行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展,此时高校里也开设了摄影课程;几年后,苏富比公司在伦敦举行了第一场照片拍卖会;1974年,国际摄影中心在纽约成立;1975年,伦敦有6家美术馆展览照片。摄影的艺术身份开始被大多数人所承认。尽管人们承认的主要原因是图片比毕加索、马蒂斯的画作更便宜的经济因素,但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努力,摄影最终成为了艺术。摄影最好以艺术考试的形式进,因为大多数的摄影系在美术学院,有些在新闻传播学院,以艺考的形式比较容易进。 摄影也不是很费钱,器材5000-1万左右就能搞定,关键是看你的思想。不要太注重器材,这些都是其次。 民办院校和职业院校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 我摄影已经读5年了,希望以上的回答对你有帮助。不是,我肯定,因为我选了是,结果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