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不高,手机随拍。只要你吃透了手机摄影的特征。我就把努比亚当作徕卡M6装了我心爱的28mmF2.8定焦。装上伊尔福PAN400。手机摄影不追求绝对的清晰度,我追求画面的气氛感。应朋友圈内好友的邀请,我们来了一个黑白接力。我连续拍摄和一个星期。每天拍自己的动态、心情。在厂子里上班就拍工厂,工业区。出来见客户,就拍咖啡馆在家没事就玩玩相机、洗洗碗去适马借相机赶早班飞机出差,我是坐春秋的人赶路汽车博物馆听音乐出门挤地铁终于熬到晚上,和朋友散步,驿站小坐虽然不是大片,虽然看似随意,但是我还是用了点心思拍摄的。我的透视控制是比较讲究的。我避免拍人物,是因为人物有肖像权的,我不希望摄影是一种偷窥,也不希望侵犯别人的肖像权,所以拒绝人物摄影。手机的性能有限,以追求画面质感、光影、气氛传达为主。手机都能干的摄影题材,有了好的器材,那还用问吗?
应该没有,顶尖的都跑北京或出国发财去了
肯定是理光好。理光1/1.7的GR都能干掉RX100,何况APS。GR的镜头,操作,出片效果都是黑卡无法比较的。 很多拍人文纪实的摄影师都是GR的用户。索尼rx100ⅱ只是一英寸的的图像传感器,而理光gr为aps-c画幅的专业卡片机,又配着28mmf/2.8的定焦镜头,成像质量要好于索尼rx100ⅱ,唯一的缺点是电池续航能了稍差,最好配一块备用电池。
人文摄影也叫人文纪实摄影,就是忠实的记录和反应一个民族生存方式的照片。就可以称作人文纪实摄影。什么是人文纪实摄影: 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义,我有个朋友讲了许多,很繁琐,也没有讲清楚。 我个人认为人文纪实摄影一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忠实的记录和反应一个民族生存方式的照片。 就可以称作人文纪实摄影。 举例: 譬如照片上只有一座大山,这不能称作人文纪实摄影,这只是反映了大自然的一种形态。 如果照片上不仅仅有一座大山,还有一个人,不管这个人在做什么,也许在攀岩,也许是赶路,也许是上山去砍柴,也许是在牵着牛去耕种,这就可以称为人文纪实摄影,因为它反映了在这座大山前人类的一种生存状态。 假设照片上只有一个人,没有任何背景,或者背景完全虚化,看不出背景环境与人物之间的联系,我认为不能称为人文纪实摄影,他只是人物肖像摄影。 如果把人放入一个特定的环境里,人在看书,人在烧火做饭等等,我们就可以把他认为是人文纪实摄影。 另一种特殊的人文纪实摄影: 但是有一种人物肖像摄影可以称为人文纪实摄影,通过人物肖像反映了一个特定历史,我们可以把这种人物肖像摄影称为人文纪实摄影。 照片里没有人物,只有一个或者几个在自然状态下的物体,那么这个物体首先不是自然形态的,而是人类经过劳动创造出来的,通过它反映了人类生存的某一种方式,我们依然可以把它称为人文纪实摄影。 战争也是人文纪实摄影的范畴: 因为战争也是人与人为生存而引发的最高形态的博弈。 纪实,顾名思义,就是真实的纪录,但是真实的记录与照相是有着不同的理解,真实的纪录里包含摄影师再创作的艰辛和灵感,他与普通的照相有着本质的区别。 纪实摄影脱离不了 ps: 在数码时代,纪实摄影脱离不了 ps 的这样一种环节,但是 ps 也有不同本质,不改变其照片的本质内容,而是通过 ps 强化了摄影作品的主题,譬如影调,光线,色彩等,我个人认为,这依然属于纪实作品。 【摆拍】算不算纪实摄影: 摆拍,摆拍算不算纪实作品,摄影界争论很多,我个人以为摆拍也是摄影师再创作的一种方式,通过摆拍也反映了人类生存得某种现象,也反映了摄影师的艺术水准,譬如有的摄影师到了千岛湖,花钱顾上几个渔夫,在特定的时间,特点的地点,拍了许多撒网捕鱼的作品,画面唯美生动,这算不算人文纪实作品呢?我本人认为不应该算,应该属于艺术人文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