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人为的,大部分是发烧友,纪实类摄影,可以做记者啊,不过,现在除了商业摄影外,很少有其他职业摄影师能混饭吃了,除非拍的非常好。要不然,很难养活自己。你看风格摄影师,在一个城市,甚至一个省里面,有几个是除了摄影之外,没有其他工作的?大部分都有其他工作,风光摄影作为爱好,或者第二职业来做。什么是人文纪实摄影:
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义,我有个朋友讲了许多,很繁琐,也没有讲清楚。
我个人认为人文纪实摄影一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忠实的记录和反应一个民族生存方式的照片。 就可以称作人文纪实摄影。
譬如照片上只有一座大山,这不能称作人文纪实摄影,这只是反映了大自然的一种形态。 如果照片上不仅仅有一座大山,还有一个人,不管这个人在做什么,也许在攀岩,也许是赶路,也许是上山去砍柴,也许是在牵着牛去耕种,这就可以称为人文纪实摄影,因为它反映了在这座大山前人类的一种生存状态。 假设照片上只有一个人,没有任何背景,或者背景完全虚化,看不出背景环境与人物之间的联系,我认为不能称为人文纪实摄影,他只是人物肖像摄影。 如果把人放入一个特定的环境里,人在看书,人在烧火做饭等等,我们就可以把他认为是人文纪实摄影。
另一种特殊的人文纪实摄影:
但是有一种人物肖像摄影可以称为人文纪实摄影,通过人物肖像反映了一个特定历史,我们可以把这种人物肖像摄影称为人文纪实摄影。 照片里没有人物,只有一个或者几个在自然状态下的物体,那么这个物体首先不是自然形态的,而是人类经过劳动创造出来的,通过它反映了人类生存的某一种方式,我们依然可以把它称为人文纪实摄影。
战争也是人文纪实摄影的范畴:
因为战争也是人与人为生存而引发的最高形态的博弈。
纪实,顾名思义,就是真实的纪录,但是真实的记录与照相是有着不同的理解,真实的纪录里包含摄影师再创作的艰辛和灵感,他与普通的照相有着本质的区别。
纪实摄影脱离不了 ps:
在数码时代,纪实摄影脱离不了 ps 的这样一种环节,但是 ps 也有不同本质,不改变其照片的本质内容,而是通过 ps 强化了摄影作品的主题,譬如影调,光线,色彩等,我个人认为,这依然属于纪实作品。
【摆拍】算不算纪实摄影:
摆拍,摆拍算不算纪实作品,摄影界争论很多,我个人以为摆拍也是摄影师再创作的一种方式,通过摆拍也反映了人类生存得某种现象,也反映了摄影师的艺术水准,譬如有的摄影师到了千岛湖,花钱顾上几个渔夫,在特定的时间,特点的地点,拍了许多撒网捕鱼的作品,画面唯美生动,这算不算人文纪实作品呢?我本人认为不应该算,应该属于艺术人文类作品。
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国内平面媒体上,专题摄影曾经红火了一时,然而,这一黄金期只持续了大约3年左右。进入新世纪后,国内纸媒体更加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广告版面的空前膨胀和报纸信息量的激增,严重打压了摄影专版的生存空间,专题摄影从此进入了“寒冬”。
虽然读图时代并没有结束,甚至读者读图的时间总量还在增加,但持续读图的时间却已大大减少。在某种程度上,图片在纸媒体上的功能被简单地看做是为了刺激感官和调剂视觉(美化版面)。纸媒体在商业利益驱动下的跳跃式发展,使我们极为遗憾地错过了一次培育中国读者视觉文化的良机,也使平面媒体把"抓眼球"的重任和机遇拱手让给了电视媒体,使其相对於电子媒体的弱势和困境更加凸显。
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专题摄影这一报道形式的本质、功能、价值、时代意义与现实意义,从市场的丛林中为专题摄影找到一条生存发展的出路。
一、专题摄影的本质特征
专题摄影的本质特征不是稿件的表现形式,而是拍摄手法、文化内涵和故事性。专题的拍摄手法尤其讲究形象生动,对典型细节的捕捉起著画龙点睛的作用,几乎每幅画面都具有情节性(故事性)。对於优秀的专题摄影作品而言,构成专题的各个画面既具有内在结构性——需要置於整体的结构中加以理解,又具有相对独立的鉴赏价值,每幅画面均能够传递较为丰富完整的信息。因此,从专题中抽出任何一张图片都不会成为难以使用的“废片”,每一张图片都具有独立使用并且反复利用的价值,这就是优秀专题摄影的最高境界。
二、专题摄影的人文价值、传播价值和市场价值
由於专题摄影具有文化内涵,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而无论是其报道形式还是报道内容的生命力都是长久的,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意义。
专题摄影采用讲故事的手法进行报道,因而在传播,特别是在跨文化传播中具有明显的易受性。它帮助读者用一种生动而深刻的方式和共通的情感来理解生活、理解世界、理解其他文化。新闻图片或消息报道满足的是人类知道的欲望,是生存的基本需要,而专题摄影满足的则是理解的欲望和关怀的欲望,是高质量精神生活的组成元素。
专题摄影既然具有广泛的人文价值和传播价值,那麼必然具有市场价值。从目前来看,专题摄影的市场主要在海外,主要在杂志,虽然这一市场也度过了其最辉煌的时期,但这是一个成熟、稳定并且有著较高回报率的市场,市场需求是中长期的。即便是在高度商业化的西方社会,专题摄影仍然在图片市场上占据著一定份额,超过了新闻摄影。相比之下,中国的专题摄影市场现在并不景气,这主要是由国内媒体的发展道路和特点决定的。大部分国内报纸取消或压缩了摄影专版,报纸的“同质化”趋势仍在加剧,有特色的报纸并不多。因而,专题摄影稿件的国内市场需求极为有限。
另外,由於国内图片市场不成熟、不规范,这类稿件的市场价格与其实际价值产生了严重背离,往往难以体现摄影师的劳动价值和稿件的社会价值。因而,许多有一定实力的专题摄影师都选择了“走出去”的策略,直接为海外的杂志或图片社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国内的专题摄影市场更加疲软,展现在中国读者眼前的优秀作品越来越少。这些摄影师确实拍摄了一批专题,但在国内的报刊上却很难“露脸”,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商业社会对摄影的人文价值和传播价值的侵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颠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日益严重。从世界眼光来看,商业图片占据了图片市场60%至70%的份额,一些并非从事广告摄影的摄影师也从自己的作品中去发现商业价值,一些原本不是为了商业目的而拍摄的图片越来越多地用於产品、服务或企业的形象宣传。从国内纸媒体的情况来看,新闻摄影与专题摄影的社会功能日益商业化,对图片的使用并非完全出於报道的需要,而是服务於版面的阅读率,服务於视线停留时间的长短,服务於广告。摄影作为独立的表达方式(传播方式)的地位在表象上似乎得到了空前的张扬,实际上却受到了削弱和支配。 三、专题摄影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新闻摄影是精彩与简约的结合,是一种视觉审美活动;专题摄影则在精彩、简约之外又增添了情节,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理和情感需求。摄影为人类理解世界提供了一种简洁、生动而美丽的方式。连续的电子图像造成的视觉轰炸引发了观众的视觉疲劳,也产生了大量的视觉垃圾。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对图像霸权的出现爱恨交加,褒贬不一。然而,不管我们怎麼看待它,我们都无法对这个事实视而不见或置身世外。
当代社会有两种并存的发展趋势,即“麦当劳化”和个性化。前者将会让人变得机械、简单而趋同,丧失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所带来的乐趣,后者则会让人变得孤立而另类,丧失了同情与合作。这两种社会趋势将会严重削弱专题摄影所倚靠的社会心理基础:温情主义被暴力所替代,精雕细刻被简约所替代,含蓄细腻被裸露直白所代替,群体价值被个体价值所替代。专题摄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价值挑战。所以,当代西方专题摄影的一大课题和难题就是“求新”、“求变”,读者要求有新意,摄影者的报道观念和价值选择也必然要发生转变。传统的报道手法、题材和思路,已不适合当代受众的阅读和心理需要,自然也不适应市场的需要。
然而,不管怎麼变,只要人类还有基本的情感需求,每个人还需要外界的理解和关心,专题摄影就有它的生存空间。可以这样断言,当情感成为社会的稀缺资源时,专题摄影的社会价值就要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