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好。刚才我回答过一个问题,此答案同样适用回答你。假如你昨天拍摄了100张照片,那今天你会选出1-2张有艺术性或者故事性的好照片,其他都是废片,但过去20年乃至50年,我想这100张照片每一张照片都弥足珍贵。
首先观察力最重要。其次是注重内心的情感变化。再次是稳定的摄影技术。
作为一幅摄影作品,后期必要的裁剪、色调、色阶等的必要调整,尽管人们评价摄影作品的标准千差万别,但一副好的作品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一是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二是符合一定的技术标准(曝光正确、构图完整、画面简洁);
三是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那么,一幅摄影作品如何获得鲜明的主题呢? 作品的主题,就是摄影者在拍摄一幅图片时,其构图、取景和按下快门时的想法。任何一副好的摄影作品,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这个主题的锤炼和获得,主要在于摄影者本人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优秀的摄影师要善于把握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瞬间,善于在最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主题。 评价好作品的技术标准是什么
(1)曝光正确-----摄影是用光的技术。拍摄作品时,要根据拍摄环境的光线,拍摄主体的亮度,以及拍摄作品需要和期望达到的效果,选择合理的光圈快门组合。
(2)构图完整-----当我们把镜头对准拍摄主体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构架一个理想的画面,从而拍摄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与完美构图画面的摄影作品来。个人感觉完整的构图,主要应考虑的是:主体的位置、背景的取舍、前景的选择以及拍摄角度、方向、距离的确定等。
(3)画面简洁-----作品要去粗存精、删繁就简,去掉那些分散注意力、削弱主题的因素。注意尽量做到画面简洁。有人把摄影说成是“减法的艺术”就是这个道理。
一副好的摄影作品如何才能引起人的共鸣? 好的摄影作品,在具备了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和符合一定的技术标准这两个要素后,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拍摄者要用心去拍。要用心去观察,去分析,去思考,去感受。去反映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真、善、美。这样,作品才能达到让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引起人们的欣赏与共鸣。色度与色素的换算公式和颜色技巧色度与色素量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头发的色度是1--10度,而它们所含的色素量则正好成反比。也就是说色度是1度的其色素量是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9 8 7 6 5 4 3 2 1 1和下面的10对应 2和9对应,3和8对应。这就是它们所含的色素量则正好成反比。 这也是我们在调配染膏所要用到的一个换算公式。 a的色素量 * a的份数+b的色素量*b的份数 混合后的色素量a的份数+b的份数 再换算成色度即可。 举个例来说,a是5/7的染膏,b是8/2的染膏。若它们按2:1混合后其色度是多少呢。那么就要进行换算。a色度是5其色素量是6,b色度是8其色素量是3。进行换算 ab混合剂的色素量是( 6*2+3)/3=5因此对应的色度是6度。 混合后则是6/72。色度是6 主色调是7棕色 副色调是2闷青色。
水粉调颜色不需要调太匀,不能像搅拌机一样两块颜色拼命地搅,可以稍微生一点,哪怕最后画到纸上会带点生颜色都不要紧。
画水粉调色时用的颜色种类太多颜色容易脏掉。注意用色的比例。当能比较准确的把书上的任何一块颜色调出来时,那接下来就可以临摹整张的水粉静物画了。
想画好水粉,一定要多看一些好的范画书籍,提高自己对漂亮颜色的认识以及对颜色的敏感度。不要机械的去背颜色,锻炼自己的色彩感觉。至于画水粉的各种技法可以通过临摹和看教学视频去学习掌握。色彩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如何调出漂亮的颜色,当能轻松的调出任何漂亮的颜色,塑造会容易的多。
亮部是光源色加固有色,明暗交界线是固有色加互补色,暗面是固有色加互补色加环境色。暗面的色彩最多,但明度要统一。
互补色可以记住这三对:红绿 橙蓝 黄紫
红加黄加蓝,也就是色彩的三原色相加,得到黑,而不是红加蓝。不过这也只是理论上的,实际在调和中,色彩调和得越多,其饱和度会下降,三原色相加,真正得到的是一个灰黑色。所以,在画色彩时,最好不要超过三种颜色相加,不然容易产生脏的颜色。
黄加蓝=绿;所以,绿加红=黄加蓝加红=黑
红加黄=橙;所以,橙加蓝=红加黄加蓝=黑
红加蓝=紫;所以,黄加紫=黄加红加蓝=黑
意思是,相加=黑的两种颜色就是互补色。
互补色放在一起会非常抢眼,亦容易破坏画面的统一感,所以,几乎所有的绘画色彩理论,其实都是在研究如何把互补色放在一起
有原色、间色、复色、补色
原色:红、黄、蓝为原色,自然界大多数颜色可以由它们调配而成,而它们却不能用其他的颜色调配。
间色:由两种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又叫二次色,紫色、橙色、绿色, 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
三原色、三间色为标准色。
可以大胆地调色,但是,记住一个要点:
紫色不能加黄色;绿色不能加红色;蓝色不能加橙色.
因为这样的互补色调出来是很深的灰色或者是黑色的.
复色:由三种原色按不同比例调配而成,或间色与间色调配而成,也叫三次色,再间色。因含有三原色,所以含有黑色成分,纯度低,复色种类繁多,千变万化。
补色:一种原色与另两种原色调配的间色互称为补色,如红与绿。补色的特点是把它们放在一起,能最大程度地突出对方的鲜艳。如果混合,就会出现灰黑色。
调色三定律 :
常运用下述三定律将不同的着色物质按一定比例混拼,进行颜色复制。 中间色律运用最多,在成本控制和环保限制中,替换律最常使用。
中间色律:任何两个非补色混合=中间色。在十二色环图中运用非对角线上颜色配色,即运用中间色律。
补色律:颜色A+颜色A的补色=黑色,在十二色环中线两端的颜色等量混合为黑色。
代替律 :如:颜色A=颜色B;颜色C=颜色D 则:颜色A+颜色C=颜色B+颜色D。
色彩的配置技巧 :
邻近色的运用:看十二色环图,一种颜色与左右相邻的颜色为临近色,任何颜色可以由其色相临近的两颜色调配而成。由于临近色中含有较多的共同色素,容易取得调和的效果,两个颜色越临近,配置的颜色饱和度越高,越鲜艳;两个颜色距离较远,调配的颜色较暗淡。
配色盘运用:看十二色环图,在颜色中添加其对角颜色,将在体系中产生黑色,增加颜色中的暗淡。在颜色中以白色冲淡,明度提高,颜色纯度下降,给人脏感。可以私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