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舞台纪实人物肖像摄影




纪实摄影技巧-纪实摄影需要注意什么技巧么?

首先观察力最重要。其次是注重内心的情感变化。再次是稳定的摄影技术。

如何权衡?对于纪实摄影而言?对于纪实摄影而言,大师觉得记录的实与

这个问题很好。刚才我回答过一个问题,此答案同样适用回答你。假如你昨天拍摄了100张照片,那今天你会选出1-2张有艺术性或者故事性的好照片,其他都是废片,但过去20年乃至50年,我想这100张照片每一张照片都弥足珍贵。

陈小波谈什么是一幅好的摄影作品

图片故事需要视觉的平衡

报道摄影的编辑应该是一门学问,虽然我一直在做这样的工作但我深知现在就是我有博士学位也不一定能把这个工作做好,加上我认为报道摄影编辑没有一定之规,没有谁能说它已经有一条正确的道路。再者,用这样的篇幅我也绝不能说清楚。

参加影展、参加赛事、发表在报纸上、发表在杂志上,成组图片的编辑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参加摄影比赛的组照一般要求选用8-10张照片,这就要求每一张参赛照片都尽可能地“抢眼”,才会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但“枪眼”不是说你张张照片都采取一种拍摄方式。放在评委面前的组照除表达摄影者的选题能力拍摄能力外,还要体现编辑能力,你拿出的照片无论是放在那里还是在屏幕上打出来要达到视觉平衡与整体的和谐。

用在报纸上的图片故事又不同。 “美国白宫年度最佳新闻奖”图片故事的一等奖是有关科索沃战争的一组照片,是大家公认拍得很好的图片故事。可美国《棕榈滩邮报》的副总编马克.埃德尔森的感觉却是:“天啊,这幸亏不是给我们报纸拍的照片。因为这虽然是组非常好的图片故事,但我不知怎样把这些照片用到一个版面上,因为摄影师拍的所有照片都是用广角拍摄的完美的大场面照片。如果图片编辑把他们用在一个版面上,那将是个灾难。” 他强调的是报纸的视觉平衡,把很多视觉因素放在一个版面上,好的图片编辑的任务就是要保证这种构成关系既要合理,和谐。所以不是要把拍得最好看、最漂亮的照片选择在版面上, 而是选择形式与形状更适应版面需要的照片。

杂志上的图片故事又是什么样呢?《美国国家地理》在刊登一组“冰雪俄罗斯”的照片,用了二十几个页码,几十张场景、人物、细节、过度照片错落有致的串联在一起,有很好的节奏感。第一次看,每翻开一页我都会知道它将给我带来的不同感受。好的报道摄影应该有很强的反差意识:场景和特写的反差、色彩的反差、人物的反差、构图的反差、静与动的反差、气氛、情绪的反差不一而足。

而报道摄影出画册出书又是另外的思路和编辑方式了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生活》杂志就有人提出拍图片故事的人应该“把相机当作作家的打字机使用”。拍故事就像写小说一样,不可能300页的一本书从头到尾都是高潮迭起,或者从头到尾都是一些重大的事件。有的摄影师很会拍摄那种画面感强烈的照片,但在用他们的照片的时候,我会要求他们拍摄一些比较舒缓的画面,否则当你每个页码都是这种很强烈的图片时你会觉得气都喘不过来。节日的照片全是动感色彩飞扬的照片,我也会提醒记者在中间放一两幅类似黑白效果的照片舒缓这种色彩带来的纷乱。

搜一下:陈小波谈什么是一幅好的摄影作品

人文纪实和风景有什么区别

人文纪实摄影一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忠实的记录和反应一个民族生存方式的照片,就可以称作人文纪实摄影。风景照片具有较大的后期潜力,这里的后期指的是生活妆,而不是彩妆。风景摄影有一个极限控制法,就是你在考虑一张照片后期的时候,你抛开你后期技术等客观因素,穷尽你的想象力,在只改变画面色彩和凸显画面细节这两个方面的时候,照片最好能好到什么样子,如果你认为就算这两个方面到达了极限,画面也仅仅是一般般,那就没必要讨论后期潜力了,虽然从0分到50和从50分到80分,前者的潜力更大,但是我觉得还是要在一个阙值的前提下谈潜力,否则是做无用功。只有你拥有相应的后期技术,很多场景才能修成画面感强烈的作品,也就失去了优越性。

特殊的人文纪实摄影:是有一种人物肖像摄影可以称为人文纪实摄影,通过人物肖像反映了一个特定历史,我们可以把这种人物肖像摄影称为人文纪实摄影。 照片里没有人物,只有一个或者几个在自然状态下的物体,那么这个物体首先不是自然形态的,而是人类经过劳动创造出来的,通过它反映了人类生存的某一种方式,我们依然可以把它称为人文纪实摄影。战争也是人文纪实摄影的范畴,因为战争也是人与人为生存而引发的最高形态的博弈。

纪实,顾名思义,就是真实的纪录,但是真实的记录与照相是有着不同的理解,真实的纪录里包含摄影师再创作的艰辛和灵感,他与普通的照相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数码时代,纪实摄影脱离不了 PS 的这样一种环节,但是 PS 也有不同本质,不改变其照片的本质内容,而是通过 PS 强化了摄影作品的主题,譬如影调,光线,色彩等,我个人认为,这依然属于纪实作品。

摆拍也是摄影师再创作的一种方式,通过摆拍也反映了人类生存得某种现象,也反映了摄影师的艺术水准,譬如有的摄影师到了千岛湖,花钱顾上几个渔夫,在特定的时间,特点的地点,拍了许多撒网捕鱼的作品,画面唯美生动,这算不算人文纪实作品呢?我本人认为不应该算,应该属于艺术人文类作品。这主要是中焦段镜头,效果好一点的就是50mm大光圈的定焦镜头,普通的18--55镜头可以应付大多数情况。